下表是某同学做的有关酶的实验结果,请你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让他的结果是否正确,并根据修改后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量(毫升) |
温度 |
试剂 |
现象 |
1 |
淀粉糊、清水 |
各2 |
37℃左右 |
碘 液 |
变蓝 |
2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0℃ |
变蓝 |
|
3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37℃左右 |
不变蓝 |
|
4 |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
各2 |
37℃左右 |
变蓝 |
|
5 |
淀粉糊、3滴2%盐酸唾液 |
各2 |
37℃左右 |
变蓝 |
|
6 |
淀粉糊、胃蛋白酶 |
各2 |
37℃左右 |
蓝色 |
该实验可证明:
(1)酶具有催化作用,这可通过实验 证明。
(2)酶具有专一性,这可通过实验 证明。
(3)酶的活性要受 、 的影响,前者可通过实验 证明,后者可通过实验 证明。
图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_______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_______左右,在________附近操作。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应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_染料,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若产生________,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利用转基因烟草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这项工艺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成本。植物型抗艾滋病药物的成功开发,对治疗艾滋病药物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制备转基因烟草流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时,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
(2)图中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还可以是_______。
(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成烟草植株的技术叫做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除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同时除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环境条件外,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该培养过程所用培养基相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除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之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生产转基因动物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及应用价值。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__________、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__,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下一个阶段是_________。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产品,可以确定该小鼠体内是否成功发生了基因的同源重组。这种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体外培养小鼠肝脏细胞,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培养新鲜小鼠的肝脏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前,要将小鼠肝脏切成小薄片,并且用酶处理,获得单个细胞,有利于肝脏细胞。
(2)图中的培养液相当于小鼠体内肝脏细胞直接生活的,其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3)气室中充入5%C02,其中O2的作用是 ,其反应式为:
(4)在培养过程中要在无菌无毒的环境中进行,通常还选择合适的菌种,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目的是。此外还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防止对肝细胞造成伤害。
(5)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按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作为对照组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等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培养到时期的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则说明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