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结构与性质》
19-1.(6分,该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6分,漏选按比例给分,错选或多选为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态原子中不一定都有未成对的电子
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晶格能大小顺序:NaCl > KCl
D.离子晶体中每个阳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E.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19-2.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
结构
信息
基态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
基态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x,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

(1)写出B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2)A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沸点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4)往C元素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生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简要描述该配合物中化学键的成键情况               
(5)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表示上述相关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 O”表示氢原子,小黑点“ ·”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则在以上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化学键的是     (填写序号);在②的分子中有      个σ键和        个π键。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1分,共12分)
H2O 分子构型,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SO3 分子构型,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HCN分子构型,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CH4 构型,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铜是第四周期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铜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比较第一电离能CuZn(填 “>”、“=”、“<”),说明理由
⑵氮和铜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

⑶铜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 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NH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有。(只写其中一种)
②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⑷在绿色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将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入5%的硫酸铜溶液中,叶绿素(如图1)中心离子Mg2被置换成Cu2(如图2),叶片则永保绿色,请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

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⑴现将0.04mol·L-1的HA溶液与0.02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如HA是HCN,溶液中c(Na+)>c(CN-),则该混合溶液c(H+)c(OH-)(请填“>”“<”或“=”),c(HCN)+c(CN-)=mol·L-1。如HA是CH3COOH,该混合溶液呈酸性,c(CH3COOH)c(CH3COO-)(请填“>”、“<”或“=”)。
⑵常温下在2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 CO32-(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⑶已知在25℃时,CO3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
Kh==2×104,当溶c(HCO3-)︰c(CO32-)=20︰1时,溶液的pH=_▲_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kJ·mol1
则乙炔的燃烧热为 
⑵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可利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已知
①CO(g)+1/2O2(g)===CO2(g) ΔH1=-283.0kJ·mol1
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1
则C(s)+1/2O2(g)="CO(g)" ΔH =
⑶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键能(kJ/mol)
化学键
键能(kJ/mol)
N≡N
942
H-O
460
N-H
391
O=O
499
H-H
437


反应N2+3H22NH3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
⑷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该方法既有液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又克服了液氢不易保存的不足。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插入强碱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其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试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通过火法冶金炼出的铜是粗铜,含杂质金、银、铁、锌,不适于电器及其他许多工业使用,必须进行电解精炼。
⑴在精炼铜时,阳极减小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是否相等(填“是”或“否”);阳极下面沉积金属的成分主要是
⑵在精炼铜的过程中,Cu2+浓度逐渐下降,c(Fe2+)、c(Zn2+)会逐渐,所以需要定时除去其中的Fe2+、Zn2+。甲同学设计了下列除杂方案I(见下图)。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7.6
5.2
2.7
8.0
完全沉淀时的pH
9.6
6.7
3.7
11.0

①试剂a是,其目的是
②操作①调节pH至bb的取值范围是  
③调节溶液A的PH时可选择下列哪些试剂      

A.NaOH B.CuO C.Cu(OH)2 D.NH3·H2O E.Cu2(OH)2CO3

④操作②是,方案I中不能够除去的杂质金属阳离子是
⑶乙同学在查阅课本时发现,“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I中也应该将溶液pH调至7-8。
你认为乙同学的建议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