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常识
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把私人银行收归国有、直接向金融机构注入国家资本等手段,改善对金融市场的管制、监管和运作。
上述做法体现了近代哪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材料二: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营造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

材料一:高科技电子设备产品附加值“微笑曲线”图

材料二:美国一份题为《抓住苹果全球网络中的价值》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苹果公司产品全球供应链的价值分布: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iPhone零部件生产分解到韩国及欧洲六个国家的九家企业,然后出口到中国进行组装,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进入苹果公司销售网络。在整个产业链中,苹果作为iPhone的创造者,拿到了利润的58.5%,而完成组装的中国工人只分得iPhone总价值的1.8%,这反映出高科技电子设备中创造者和制造者的差距。
(1)分析上述材料,概括出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出谋献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 屿“买卖合同”,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 书强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 所谓“购岛”行为完全是非法、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国政府在维 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 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 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二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价格的变化,旨在准确反映家庭消费支出的情况。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CPI组成商品的所占权重,但有学者研究发现猪肉在中国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正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ig Index)。2011年猪肉价格呈不断上涨趋势。人们时此有很参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2)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的理论知识,分别说明上述网友言论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11年前三季度城乡收入持续增长

地区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同比名义增长(%)
实际增长(%)
城镇居民
16 301
13.7
7.8
农村居民
5 857(现金)
20.7
13.6


图2:2011年前三季度GDP和CPI 走势

材料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公布的情况分析,新增就业的较好完成、最低工资的较快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的继续提高、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时的价格)的较快上涨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快增长的推动因素。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有什么经济联系?(6分)
(2)简述材料二中关于居民收入增长原因的《经济生活》依据。(10分)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中华圆了民族独立梦 、百年奥运梦和港澳回归梦,也圆了经济富强梦、飞天入海梦和高铁航母梦。正是全国各族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的智慧和力量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也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以科学的理念、扎实的行动,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最终成为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 的共同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成真的认识。( 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党的执政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 10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