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图18是海地所在地区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
(1)说出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并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
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表甲乙两岛的面积、人口资料(2005年)
(1)比较甲、乙两岛的地势特点,A、C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甲、乙两岛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是岛,简述乙岛的城市分布特点。
(3)说出甲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4)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乙岛所在海域洋流的流向是(顺、逆)时针。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昼最长的是。
读北极地区图,AF弧为昏线。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标出黑夜的范围。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刻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
(4)我国北极考察队于某年10 月 16日到达地处北纬68º39'的挪威北部小城特罗姆瑟,该地气候温和湿润,随处可见阔叶树和茵茵绿草,宛如江南小镇。该地气候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
(5)6月22日这一天某人在E地观测太阳,在答题卷上中用曲线表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要标出坐标值。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想在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作为夜晚宿营地点,说出最合适的地点,并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4)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地理选做题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
(2)比较台湾东西两岸港口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是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与各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1)指出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
(2)为了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
材料二: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图2)
(I级→IV级,水质由优→差)
(1)据图2,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
(2)简述针对A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较差的防治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1)及气候要素图(图2)。
材料二乙地区垦殖指数(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在该大洲中相对较低,但灌溉农业发达,加上耕作制度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产量较高,在本大洲内占有重要地位。
(1)比较甲乙两地地形特征的差异。
(2)分别写出图2能反映图1甲丙两地气候特征的字母,简析甲地气候的主要形成因素。
(3)说明图1中乙地区种植业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本地区石油开采对石油输出国与输入国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