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天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渍,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盐一层,在室温20℃左右的情况下,经10天腌渍即成腌坯。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即可成熟。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总结出做腐乳的制作流程图:
制腐乳胚→ →加盐腌制→ →密封腌制
⑵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 ,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⑶制作腐乳时含水量为 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很重要,若盐的浓度过低,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若盐的浓度过高,则 。
⑷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则可以从 等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
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β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2;蚕豆病是只在X染色体上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用D表示)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请回答:
基因型 |
表现型 |
β-β-或β+β-或β0β- |
无异常 |
β+β0 |
中间型地贫 |
β0β0或β+β+ |
重型地贫 |
表2
(1)蚕豆病说明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β-基因突变可产生β+基因和β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这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
(3)对家系部分成员的DNA用酶来获取β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表2,推断II-8的基因型为。
(4)III-11个体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来自___个体。
(5)若图中II-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蚕豆病的概率是_______ _。为避免M遗传病的出生,应采取的
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_。
去年冬天,我国北方遭受多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灾区人员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某些疾病发生.下图表示人体相关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題:
(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相关细胞分泌______激素作用于甲,最终促进乙分泌a激素,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当a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______ (填器官名称)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2)寒冷环境下,人体内血糖消耗量增加,血糖浓度下降,下丘脑相关区域产生兴奋并传导至X处,此 时X处膜外电位的变化为______。兴奋传至胰岛,会促进其分泌______作用于丙,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髙,丙表示______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时,消灭该病毒首先需通过______免疫途径。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当已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毐感染时,免疫系 统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______
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图1是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
是将辣椒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下,
改变光照强度,测定的CO2吸收速率,请据图分析:
(1)图1中乙是_____________,若停止甲的供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将会(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2)①图2 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M2(填“>”、“<”或“=”)。
②35 ℃条件下,如果光照强度为2时,白天光照12小时,植物(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辣椒生长过程中需水需肥量很大。为达到节肥节水的目的,有人研究了轻度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与尿素(氮肥)结合对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所用土壤的含水量为田间土壤含水量的75~85%。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①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氮肥条件下,添加保水剂后辣椒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可能的原因是:轻度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使辣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充足的水分。水分进入植物体后可参与等生理过程。
②在预实验中,每12kg土壤施g尿素结合使用保水剂最有利于辣椒植株光合作用。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条件下尿素的最适施用量,还应增设更精细的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尿素的施用量取值范围应设在____g/12kg土壤。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请分析回答:
(1)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通常处于抑制状态。在病毒刺激下,干扰素基因经、翻译形成干扰素前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成熟的干扰素,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某些干扰素可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该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RNA酶使病毒的mRNA,有些则可与(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某些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通过减慢细胞分裂过程抑制肿瘤。还有些干扰素可提高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的能力,从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4)获取干扰素的传统方法是从人的白细胞中提取,但产量很低。科学家利用酶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即RNA聚合酶的部位)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采用的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牛的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产量。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易于成功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点)。孟德尔利用豌豆圆形种子的植株和皱缩种子的植株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和皱缩种子之比大约为3:1。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收获的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
(2)研究发现,皱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缺乏一种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种子因成熟过程中水分缺乏而表现为皱缩。由此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当基因B存在时,豌豆素的产生受到抑制。已知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豌豆(AAb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中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为鉴别Ⅱ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可取该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全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如果用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F1(填“能”或“不能”)产生豌豆素,F2中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比例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