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译即为“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作为上海博会一大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一次赋予全球城市以案例形式参展世博会的机会,云集了全球50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城市案例,构成一个活生生、具有表未来指向性的街区。
根据上海世博会主题要求,许多国家的展示内容都极具探索价值.日本馆强调通过合作解决人类面对的共难题,启发人类心灵关爱地球家园;荷兰馆重点展示在可持续发展、环保、社会责任与创新技术领域的解决案;德国馆将表达德国城市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共性与个性、工作与体闲以及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平衡取舍……
(1)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怎样一个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试结合材料说明之。(10分)
材料五:当前,气候变化、低碳减排、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已成为全球性焦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自然而然这一领域侧重,并有望以一届“绿色世博会”的形象,引领全球节能减排之风气。
“上海世博会科技行动计划”明确表示,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实现低碳排放.其中,园区内公共交通具实现“零排放”:此外,实现世博固区的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程废弃物和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l00%。
“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亮点。
(2)试说明上海世博会所引领的“低碳排放”有何重要的经济意义?(10分)
以下材料摘自某中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月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中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衣服,有些同学节衣缩食,有些同学不惜向别人借钱,有些同学不考虑家庭的承受力一定要满足自己的欲望。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对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心理。
(3)中学生应该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与江苏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率比较
经济增长率 |
居民消费率 |
||
全国 |
江苏 |
全国 |
江苏 |
8.7% |
12.4% |
35.3% |
34% |
注: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0%左右。
材料二:2009年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结合江苏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把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同时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1)材料一反映江苏省在消费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江苏省政府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问题的解决?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他还指出载人航天精神,同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培育和铸就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强大动力。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请从文化竞争力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2)为什么说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与历史上的其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14分)仔细观察分析下边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4分)
(2)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0分)
背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知识时,针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生。
他们首先对某社区居民下岗事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
现有劳动力 |
2032人 |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
95人 |
|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
163人 约占42% |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人员 |
306 约占 73% |
他们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在该城市中,有的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缝纫工却后继无人;有的企业需要的某种高级技师出万元月薪都难聘到;有些大学生非国有单位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
(1)上述同学调查、了解到的信息反应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2)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你是研究小组成员,请你就如何促进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