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
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 |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
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 B.巩固国防的需要 |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 D.开发边疆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