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 )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