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是经纬度,读图,完成23~24题。

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

关于上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某种地方病的分布区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这种地方病的发生最有可能与当地的哪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泥石流和滑坡
D.生物多样性锐减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峰是太行山,山脉是泰山
B.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
C.图中主要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是黄河、淮海、海河冲积形成的
D.图中水能资源丰富
(2)关于图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
B.图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特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破坏
C.图示区域的自然背景是亚热带丘陵地区
D.图示区域的自然背景是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
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

下列不属于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是(  )

A.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B.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C.欧洲的酸雨危害
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

读下表,完成17~18题。
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单位:千人)

地区
1965~1970年
1970~1975年
1975~1980年
1980~1983年
东北地区
-715
-1 342
-1 486
-640
中北部
-673
-1 915
-1 173
-1 062
南部
+656
+1 829
+1 764
+1 194
西部
+696
+708
+893
+509

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东北部地区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
D.80年代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导致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数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气候差异 B.环境质量变化
C.经济收入变化 D.经济结构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