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
B.30℃时,将35![]() |
C.40℃时,35 g食盐溶于l00 g水中,降温至0C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
D.60℃时,200 g水中溶解80 g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 |
在200 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的差值为0.01 mol |
B.原溶液中c(Cl-)="0.75" mol·L-1 |
C.原溶液的pH=1 |
D.原溶液中n(Mg2+)∶n(Al3+)=5∶2 |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 、Ba2 +、Cl一、Br一、SO32一、SO42一,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2) |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
(3) |
取(2)上层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过滤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 Cl一、 SO32一、SO42一 | B.肯定没有 Ba2 +、Cl一、Br一 |
C.不能确定 Na+ 、 SO32一、SO42一 | D.肯定有含 Na+、Br一、SO32一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 |
B.碳酸氢镁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2HCO3-+2OH-="=" MgCO3↓+2H2O+ CO32-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一、Cl一、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推断溶液中 ( )
A.一定有碘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 B.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 |
C.一定含有碘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 | D.不含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
下列各组物质均由一种干燥气体和一种液体组成,其中可以进行喷泉实验,且液体几乎充满烧瓶的组合是 ( )
A.Cl2,饱和食盐水 | B.SO2氨水 | C.NH3,稀盐酸 | D.NO2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