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以下各项是对“新的篇章”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
|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 C.中美关系的发展迎来了一帆风顺的新局面 |
| D.为中美正式建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
|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
|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 B.扩大议会的权力 |
|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
|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
|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
|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
|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