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在该操作流程图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质粒组成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本题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___、终止子以及______________。
(4)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见,mRNAl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
         的特性。若上图中番茄是二倍体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此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番茄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新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       。
(6)普通番茄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经【④】______过程形成的组织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然后诱导出试管苗,进一步培养成正常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人们对光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请阅读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1)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此后,没有人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1642年,比利时的赫尔蒙特才首次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将柳树和干土分别称重→栽种在密封桶内,只浇水→五年后→柳树增重74.47kg,而土壤只损失0.06kg.赫尔蒙特由此实验得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但赫尔蒙特得出这样的结论忽视了对实验的影响。
(2)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进行了这样的探究:他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钟罩里,不久蜡烛熄灭了,小鼠也很快死亡了;他又将绿色植物、点燃的蜡烛与小鼠一起放置在密闭的钟罩中——蜡烛不容易熄灭,小鼠也不容易窒息死亡。普里斯特里实验结论是绿色植物能够
(3)1779年英格豪斯将普里斯特里实验在光下与无光下对照,证明植物更新空气离开光照。1864年萨克斯进行了如下研究“紫苏——暗处理——部分叶片遮光——光照一段时间——脱色后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结果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萨克斯实验中对紫苏暗处理,是为了耗尽植物体内原有的;若不进行暗处理,实验时用碘液处理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均会
(4)1880年恩格尔曼水绵细胞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至此人们才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中的氧原子究竟来是来自于参加光合作用的CO2还是H2O仍无法确定。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实验:用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放在光下让其进行光合作用,检测产生的氧气均为18O。
从这组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中的氧全部来自于参加光合作用的 H2O?——;如果不能应该如何改进?
Ⅱ、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图是北方地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
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中的“a”点表示植物的速率。
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
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向
(3)c点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
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孟德尔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该方法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做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家鸡雌雄个体幼年时期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但芦花鸡羽毛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黄色班点,成年后变为黑白相间的横纹。已知雌、雄家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W、ZZ,一个自然繁殖的非芦花鸡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芦花雌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芦花鸡的芦花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Z 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一种假说:
(2)已知这只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Fl的雄鸡都是芦花性状,雌鸡都是非芦花性状,Fl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雌雄性个体均有l/2表现为芦花和非芦花。根据上述情况,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再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绎推理验证假说。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请绘出验证实验的遗传图解并用文字说明假说的正确与否。(芦花和非芦花性状分别用基因B、b表示)
(3)在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想在早期依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把雌鸡和雄鸡区分开,多养母鸡、多得蛋鸡,选择怎样的个体杂交可达到目的?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鼠置于10°C环境中,乙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⑴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至少三点)



⑵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⑶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
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
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

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
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14分)右图是我国南方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⑴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原理。
⑵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
⑶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

⑷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
⑸农田生态系统若人长期不耕种,将会发生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

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个。该动物产生的配子如果有机会受精的话,将出现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这两道屏障分别是什么?

⑵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时段。
⑶请写出该动物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⑷下图表示该种动物某个体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患病和不患病的个体存在,已知不患病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为伴性遗传。控制该动物的不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段。

⑸下图为该动物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毛发蛋白质的示意图,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吗?

⑹如果对该生物进行测交,在给出的图中画出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其余染色体及有关基因的组成。(注:Aa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