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2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4分)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等。(2分)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等生产。(2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10,回答问题。
(3)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7、8月;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是携带的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和防水服;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建议的地理背景。
(4)图10中B是该区域青稞、小麦、豌豆产区且产品的蛋白质含量高,请分析B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半岛及附近岛屿)图 (图8)
材料二:该半岛所在国的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表2)
材料三:该半岛所在国的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9)
(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图示区域受和影响,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3)据材料一分析该半岛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
(4)我国是CO2排放总量的大国,而图示区域所在国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并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试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就该国解决能源问题谈谈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20世纪下半叶本地区产业转移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2)A国除了多火山、地震外,还经常发生哪些地质灾害?并简要解释其原因。
(3)图中A国夏季东南部沿海多降雨,冬季西北部沿海多降雪,请阐述其原因。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请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中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附近河段为我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B地形区是我国优质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在A附近河段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意义。
(2)列举B地形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影响C附近铁路段交通运输的不利条件,并提出治理措施。
材料一鄱阳湖见证了人类观念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省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全流域通航里程锐减,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湖泊功能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痛定思痛.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将河流上游丘陵山区列为治理重点,使江西省森转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千米。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此项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4“江西省地形、水系图”。
简述丘陵山区的治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