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舆服志》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唐代的胡食品种很多,面食有餢飳(bù zhù)、毕罗、胡饼等。餢飳是用油煎的面饼,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说:“此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毕罗一语源自波斯语,一般认为它是指一种以面粉作皮、包有馅心、经蒸或烤制而成的食品。唐代长安有许多经营毕罗的食店,有蟹黄毕罗、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等。胡饼即芝麻烧饼,中间夹以肉馅。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饮食的情况,不能直接说明的是
A.唐朝时期饮食品种繁多 | B.饮食多样化,有受到外国影响的因素 |
C.胡饼是当时的主食 | D.唐朝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对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批判,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其兴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 |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
C.以民权、平等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D.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
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
B.推动政治改革 |
C.促进思想启蒙 |
D.发展社会经济 |
维新变法运动在19世纪末之所以能取代洋务运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
B.民主革命思想还没有广泛传播 |
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皇帝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
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 B.学习西方文化 |
C.打破封建束缚 | D.解放人民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