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社会的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C.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 B.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
C.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D.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一幅浮雕,这幅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端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美国要推广其价值观 B.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C.苏联能够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