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1-2题。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次)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岛屿简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 |
B.中部高,四周低 |
C.西北高,东南低 |
D.西南高,东北低 |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
C.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
D.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
下图中虚线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火山喷发时,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该岛屿多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 |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
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某日日出时间为7: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甲地的位置可能为()
A.65°N,100°E | B.45°N,85°E |
C.69°N,155°E | D.23.5°N,120°E |
结合甲地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日到②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 |
B.甲地在②日正午太阳方位可能位于正南或正北 |
C.甲昼长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④日 |
D.③日到④日,甲正午时的影长逐渐变长 |
读某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
B.1100、1350 |
C.1500、1250 |
D.1500、1350 |
图中四个箭头,正确表示坡面径流流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显示洞里萨湖的面积大约为()
A.3000km2 | B.5000km2 |
C.7000km2 | D.9000km2 |
洞里萨河的流向随季节而变,其在7月份的流向大致是()
A.从东向西 | B.从南向北 |
C.从西向东 | D.从北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