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民生”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搞好以保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并动员和团结人民群众,协力奋斗。某市市委、市政府从解决群众最关注最期盼、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启动了涉及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十大方面的民生保障工程,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在实施该工程前,该市市委、市政府首先将实施意见向群众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召开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人士、政协委员们的建议,然后将修订后的实施意见提交市人大审议,经市人大会议表决通过后再予以实施。上述做法和措施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该市市委为什么要启动民生保障工程?
(2)为什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
(3)该市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我们现在需要凝聚一种力量,化解当下大家对于道德精神层面的困惑,这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
同学乙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同学丙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我要刻苦学习,积极参加 “学雷锋,青年在行动”志愿者活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化解产能过剩 着力提质增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企业是一家专门为输变电行业生产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站瓷绝缘子的公司,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瓷产品干法生产线,高压电器瓷套制造技术、特高压百万伏瓷套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但由于瓷绝缘子行业准入门槛低,低水平建设很多,行业集中度很低,2005年以来,行业产能扩张很快,到2011年,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其主要经营数据见下表。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增强该企业的竞争力。
材料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有专家认为,产能过剩很大的问题不是市场,是资源错配造成的问题。解决产能过剩,只有市场机制才能承担解决产能过剩的重任。
(3)运用价值规律相关知识,说明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
材料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以往,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现在需要地方政府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及促进当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远见,制定发展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到底。
(4)结合《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地方政府应如何绘制当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蓝图。
A市市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城市生态建设。把城市建设远景规划向群众展示,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提建议,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人大审议,人大表决通过后再实施。该市市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市市政府积极响应市委精神,贯彻落实城市建设规划,不断采取措施改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A市市政府为什么要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分)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
年份 |
2007年 |
2012年 |
年均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 |
26.6万亿元 |
51.9万亿元 |
9.3% |
财政收入 |
5.1万亿元 |
11.7万亿元 |
21.3% |
城镇居民 |
13 786元 |
24 565元 |
8.8% |
农村居民 |
4 140元 |
7 917元 |
9.9% |
材料二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描述材料一中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一生酷爱藏书,且对藏书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很多人对其深为赞叹。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材料二 随着历史的演进,后来的人将实事求是的含义演变为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对实事求是又作了全新的阐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此后,实事求是就被视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材料三 习近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由班固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实事求是”含义变化的原因及意义。(12分)
(2)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怎么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12分)
(3)习近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习近平强调坚持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基本要求的理解。(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