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这段引文应该出自: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 B.李贽《焚书》 |
| 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
|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
|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
|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
|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
|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物皆只有一个理 |
| B.有理而后有气 |
| C.宇宙便是吾心 |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