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最高的是____。
(4)若将C组其中一只兔子的甲状腺切除,并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兔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如下图A所示。促甲状腺激素初始含量如图B,请在下图A中画出1~5周内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5)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抑制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的的分泌。则兔子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和______。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选取6株品种、粗细和大小均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观察并记录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结果预测:
(1)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号,基本停止生长的是号。
结果分析:
(2)对比装置和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3)对比装置和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4)对比装置和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5)对比装置5号和6号的实验结果,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有关。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2)A、B的名称分别是、。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
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 4h 测定血糖浓度,乙为 140mg/dL ,甲为100mg/dL。然后让他们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葡萄糖溶液,并每隔 0 . 5h 测定 1 次血糖浓度。所得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进食时间,纵坐标表示血浆中血糖浓度。请回答:
(1) 此人的血液浓度值可推断甲、乙两人中,可能患病。
(2) 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溶液 lh 内血糖浓度显著增高的原因是葡萄糖被方式吸收进入了血液。
(3) 饮用葡萄糖溶液 lh 后,甲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葡萄糖被后,多余的部分可以在和等组织组织合成而储存起来,如果还有多余,还可以转变成 ___。这与内分泌腺分泌的作用有关。
(4) 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 lh 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
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排出了体外。
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⑩属于。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在寒冷条件下,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一般来说以__________调节为主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