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
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某绿色蔬菜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蔬菜从外界吸收的CO2量、向外界释放的CO2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有氧呼吸速率的观察指标除了表中所示的以外,还有干重的减少量或
(2)当温度从25℃增加到30℃时,该蔬菜光照下吸收CO2的量反而减少,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蔬菜
(3)若在连续光照条件下,该蔬菜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在35℃时,该蔬菜
(能/不能)生长。
(4)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恒定条件下,该蔬菜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此时,该蔬菜在白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mg(以CO2变化量表示),全天积累的有机物量为mg。
(5)分析表中数据,对于温室蔬菜种植业有何启示?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以外,还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而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称为酶的抑制剂。如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实验试剂:唾液淀粉酶溶液(对唾液进行稀释后得到),3%淀粉溶液,碘液,0.3%NaCl,1%CuSO4,1%Na2SO4,蒸馏水。
实验器材:略。
实验步骤:
取4支干净的试管,按照表8的设置,加入相应的试剂。将4支试管都放入到温度为 ①水浴锅中保温15min。期间每隔1分钟,取样,滴加碘液进行鉴定,观察反应进行情况。

1.请为本实验拟定一个课题
2.步骤①中设置的温度应为;表中②③应添加的试剂量分别为
3.请分析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
4.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列属于需要控制的因素有。(多选)

A.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反应的温度和pH
C.反应开始时间和取样的时间
D.样液与碘液反应后呈现的颜色的深浅

5.若1号试管在第5min时取出的样液,滴加碘液后开始呈现出黄色(碘液的颜色),请预测其它3支试管的鉴定结果与1号试管的不同处。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Ⅱ-3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3与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3.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资料二: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 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发生三条染色体会配对在一起,如图,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在分离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4.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期的细胞。图25所示的异常染色体行为是。(多选)

A.交换
B.联会
C.螺旋化
D.着丝粒的分裂

5.图所示的变异是
6.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种。试分析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否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回答下了有关基因工程和遗传表达的问题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图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二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酶。
2.假设图中质粒原来BamHⅠ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Ⅰ的碱基序列,现用Bcl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中①的DNA右侧还能选择BamH Ⅰ进行切割,并能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并请说明理由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

A.既能被BamHⅠ也能被HindⅢ切开
B.能被BamHⅠ但不能被HindⅢ切开
C.既不能被BamHⅠ也不能被HindⅢ切开
D.能被HindⅢ但不能被BamHⅠ切开

4.图中a链是。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 图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阶段,物质a可能是,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两个过程。
2. 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i
F.(CH2O)
图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下表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3. 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
A. 20μmol
B. 60μmol
C. 80μmol
D. 120μmol
4. 从表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是
A. 100μmol.m-2.s-1
B. 150μmol.m-2.s-1
C. 200μmol.m-2.s-1
D. 无法精确确定
5. 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