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了一批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并以这些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具体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取3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到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随后又对两组幼苗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组添加高浓度的KNO3溶液;B组注射“呼吸阻断剂”。A组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发生 现象;B组植株对K+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数量不等的大豆植株幼苗随机移栽到 5 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地块,每一地块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地块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地块植株数 |
20 |
40 |
60 |
80 |
100 |
荚果数/植株数 |
8.3 |
6.8 |
3.9 |
2.7 |
2.1 |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
3.0 |
2.9 |
3.2 |
2.9 |
3.0 |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地块植株数”、“荚果数/植株数”两个统计项目中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全面调查了解5 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3)取5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植于不同的地块中。一段时间后,甲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乙组叶片生长正常。为了查明原因,同学们运用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探究,最后证明:甲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请你根据下列要求,把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①实验原理:略
②实验步骤:(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即可)
a选取甲组适量发黄叶片、乙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
图甲
图乙
(1)根尖生长素可以由甲图中C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甲图中区。
(2)以赤霉素处理大麦糊粉层1h内,α-淀粉酶的mRNA就大量出现,α-淀粉酶累积速率随时间推后而显著增加,由此可见,赤霉素具有的作用。
(3)利用根尖产生的植物激素,如赤霉素、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周期,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分裂期图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取材最好选择甲图中区的细胞,B区或者C区的细胞并不适合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是因为。
(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上图乙所示。由乙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A点、B点、C点)。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平均株高(cm) |
16 |
21 |
37 |
51 |
43 |
24 |
(5)右表是梯度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
(2)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艾滋病病毒与图1中结构(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3)图2中①为信号分子,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4)在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涨破,其原因可能是。
(5)具有图1细胞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不可能是成分。
(6)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科学家试图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将A、B、C三项选填到合适的空格内完善概念图
A.DNA B.tRNA C.mRNA
下图I~Ⅲ表示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第(1)和(2)小题的[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中文名称,全对才得分)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和[ ]。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3)Ⅰ、Ⅱ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4)乙醇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填相应序号)
请依据所做的相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依据“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将下列试剂、待检物质及相应的颜色显现用线连接起来。
所用试剂待检物质颜色显现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
斐林试剂脂肪橘黄色
苏丹III染液还原糖砖红色
Ⅱ.下图为人体中3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物质: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