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米,这种野生黍米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米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人工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在玉米培育过程中,发现一种大果穗的突变植株,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性状属于__________性状。
(2)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性别
正常株(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基因型
A B 
aaB .       
A bb或aabb

由于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雄株、雌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其过程为:首先采用__________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得到的正常植株∶雄株∶雌株的比值为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基因敲除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重组原理,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是利用转基因动物或基因敲除的动物研究基因的功能,运用基因重组进行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      与之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一般是通过病毒感染或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选择的受体细胞应该是
(3)在此类基因操作中,通常可以用水母的发光蛋白作为标记物。水母发光蛋白有发光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出荧光,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寄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的转移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表达成功

(4)按上述操作获得的转基因小鼠是杂合子,如果想获得一个目的基因纯合的个体,以研究该种动物体内靶基因的功能,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实验?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 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 l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人质粒后 ,不能影响质粒的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人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   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
      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关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8;Ⅲ10
(2)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3)若Ⅲ7与Ⅲ9结婚,生育的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下图表示某一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回答:

(1)此生物的基因型是.
(2)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3)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4)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5)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是.

下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种雄性生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时期。 (2)乙图表示时期。
(3)丙图表示时期。 (4)乙图细胞有条染色单体。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