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某同学参观了世博会并对世博的历史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参观“城市足迹馆”
(1)《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2)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活动二:探究世博历史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被称为“美国独立百年展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自由女神像”。这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100周看而精心准备的,女神像头戴象征七大洲的冠冕,左手执《独立宣言》
(3)《独立宣言》表达了什么思想?在美国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闭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请函。结合图片分析上海申清世博会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6年到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的因素。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1)简要分析五四运动具有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的成果。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列举两例近代中国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典型事例。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选择了哪条道路?之后,中共又是如何结合国情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反映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请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糖料产量 |
1957 |
19505 |
164.0 |
419.6 |
1189.3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工夫就见效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哪两个省份试行后推广至全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政策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可能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右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四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影响?(6分)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