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图5“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0、11题。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
B.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
C.属于发展国家 |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
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产业部门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1-33题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① |
86% |
14% |
20% |
多 |
② |
45% |
55% |
90% |
少 |
③[ |
8% |
92% |
89% |
少 |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 B.交通运输 | C.科技 | D.市场需求量 |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劳动力 | C.气候 | D.市场 |
读“20世纪50-90年代某产业部门的布局变化图”,完成27-28题。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 |
B.资金密集型产业 |
C.技术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关于该现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造成产业移出地经济衰退 |
B.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
C.改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环境质量 |
D.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越来越少 |
B.一个区域越是专业化生产某种产品,则这种产品供应区外的剩余部分就越多 |
C.商贸联系可以分为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
D.目前在区际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工业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