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杰斐逊在某文件初稿上有这样一段话:“……他(英王乔治三世)诱骗他们,并把他们运往另一半球充当奴隶,或使他们惨死在运送途中。”但是在签署这一文件时,本段内容却被删去。下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这个文件是《人权宣言》 B.反映了这个文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C.这段话是对奴隶制的谴责 D.之所以被删去是因为南方代表反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与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了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
D.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D.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