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 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
| 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
| C.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
| D.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 B.平等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共和主义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 B.奖励实业 | C.保护工商 | D.土地革命 |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最主要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时期 |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
| C.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 D.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影响下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