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A.在罗马帝国征服扩张过程中罗马法律所起的作用最大
B.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起源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