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2007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 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 | B.实践的能动性 | C.实践的客观性 | D.实践的主观性 |
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图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说明()
A、意识是万能的 B、意识可以使许多不存在的东西产生
C、意识在扩展、在加深 D、人类有共同的意识
10、科学家解读“生命之书”是()
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人们学习新知识 D、发挥物质的决定作用
下列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是()
①人的思想意识②人的具体感觉③人的抽象思维④价值规律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