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表示,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对推动中俄毗邻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说,中俄双方签署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中方高度重视同俄方开展能源领域合作,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双方能源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胡锦涛表示,今年6月成立的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不久前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双方为规范双边贸易秩序采取的切实举措。希望两国海关等部门继续努力,强化海关监管,促进通关便利化,推动双边贸易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中方愿同俄方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环保合作。今年举行的两国和平使命联合军事演习非常成功,希望继续加强有关合作。
胡锦涛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俄双方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后,双方应该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维护中俄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梅德韦杰夫说,双方正式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是双边关系成熟稳健的重要标志,俄方将认真落实。
梅德韦杰夫说,双方能源领域合作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俄方愿继续同中方发展电力、核能等领域有关合作。两国海关应该积极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俄方希望继续同中方加强环保、移民等领域合作。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有利于经济复苏,俄方愿同中方就国际金融合作加强协调。
(1)试分析中俄两国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的意义。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
(3)上述材料蕴涵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发生的群体范围也很广泛,不同群众浪费的原因不同,特别是一些普通百姓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取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将重现辉煌。
材料一: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良,享誉海内外。进入20世纪,注重内心情感表达的现代陶艺迅速发展,而景德镇陶艺仍然采取注重工艺而轻视思想和艺术表达的传统模式。当时,世界现代陶艺界对景德镇陶艺的主流评价是“作品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但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陶艺到底怎么发展引起了各界关注。有人主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艺术的全球化,因此,中国陶艺必须向西方取经,采取世界主流陶艺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中国陶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们必须立足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多种风险,如一些国家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1)有人认为,发展现代陶艺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陶艺,学习外来陶艺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运用文化自信的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3)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的国家表示怀疑,有的对中国持戒备心理,认为中国搞霸权主义。请拟定两条宣传纲要,以打消这些国家怀疑、戒备心理。要求主题鲜明、琅琅上口,每条限14个字以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城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Q市应如何化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

材料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社会失业加剧,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一些国家出现了政治动荡。中国也出现了以产能过剩、经济放缓、结构调整为标志的新常态,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也构成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动力。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文化、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
材料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介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潜在优势”提出两条有效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随着经济发展,竞争的需求从国内变为国外,要求国际化企业在资源、规模上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获得话语权的提升。大型国企合并是一种大趋势,央企需要瘦身,从原来一味做大形成的虚胖,向做强、做优转变。推动大型国企合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以此形成一个拳头对外,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并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依据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施国企大重组的必要性。
材料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年平均薪酬水平为76.3万元,全部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为46.1万元。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大约2~3倍,与职工薪酬差距达到12倍之多。央企负责人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职业经理人,还同时是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公务员。在职务薪酬上往往既有高管工资,又有“高官”待遇。
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此次薪酬改革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降薪,而是通过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薪酬分配,实现薪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后的薪酬结构由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的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倍。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优化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拟出四条政策性措施。
材料三: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成效显著,深得人心。反腐高压之下,仅2014年就有14名央企高管落马,全国超过70名国企高管落马。国企领导人员手中掌握的权力、平台、资源,都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背后存在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2015年中央会进一步加强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聚焦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查找靠山吃山、利益输送问题,为深化改革开路,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大做强,给人民一个更加满意的交代。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对增强党和政府威信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说明中央加大反腐决心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