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M产业转移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它表明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逐渐被弱化 |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取代 |
C.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
D.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将绝对减少 |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的“3·15消费之友”专题晚会,都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不少人甚至盼望“天天都是3·15”,据此回答22—23题:
22.上述现象表明:()
①消费者的权益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③消费者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意识增强
④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从上题材料中我们认识
①要增强权利意识,学法、懂法、用法
②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以企业、集体利益为重,要学会忍,要顾全大局
③消费者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④消费者要充分利用商家承诺,以获得最佳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①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②存款越多获利越多
③国家对居民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 ④经济发展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某国有商业很行原来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放贷款,而现在却根据企业信用及持有的抵押物评估价值大小发放贷款。这表明
A.该国有商业的风险意识增加 | B.该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
C.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 D.贷款越多银行的收益就越多 |
如果全年物价涨幅为1.5%,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为20%,那么,居民若存款10000万元,则实际收益是多少
A.225 | B.180 | C.75 | D.30 |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拟预算财政赤字10500亿元。据此回答13—15题。
13.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
A.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和规模
C.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和规模 D.减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4.下面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B.财政赤字代表亏损,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财政赤字一定引发通货膨胀
15.下列属于宽松的财政政策的有☆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②减发国债③降低税率④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