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 | B.舆论手段 | C.行政手段 | D.法律手段 |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 B.240 20 | C.4 80 20 | D.4 160 40 |
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2008年9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6.5678元人民币,2008年10月25日兑换为6.4867元人民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
A 人民币贬值,同样数量的美元购买中国商品的数量减少
B 人民币贬值,同样数量人民币购买的外国商品数量减少
C 人民币升值,同样数量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
D 人民币升值,同样数量人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
下面是甲乙两位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回答24—25题。
24.从甲乙两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
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25.如何看待甲乙两种消费方式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的政策。该项政策实施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江苏"家电下乡"工作自2月1日启动以来,截至9月底,江苏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超过20亿元。据此回答21-23题。
21、“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说明了:
A.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决定作用 B. 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引导作用
C.供求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D. 供求与价格之间相互决定
22、液晶电视、电脑这些昔日是有钱才消费的东西,如今也被寻常百姓拥有,造成此根本原因是:
A.由于政府的财政补贴 B.商家的广告宣传
C.这些产品性能优越 D.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降低
23、面对家电下乡这一利好政策,很多家庭对自家的家电实行了升级换代,但是很多家庭对此望洋兴叹不能消费,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没有对此的消费愿望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