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籽番茄的方法分别是( )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 ⑤生长素处理
A.⑤①②④ | B.④①②⑤ | C.②①③⑤ | D.④①③② |
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
B.不需要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 |
C.多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只有生殖隔离 |
D.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属于生物进化 |
使用农药后,某种农业害虫种群抗药性增强,而越冬后存活的大多是对农药敏感的个体。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对农药敏感的个体在冬季能大量繁殖 |
B.害虫的基因频率不会因自然选择而变化 |
C.农药的选择作用与低温的选择作用相同 |
D.抗药性的个体不耐低温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有生物进化 |
B.有生物进化才能形成生物多样性 |
C.自然选择可以积累微小变异为显著变异 |
D.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 |
下图示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植株中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不可能产生aB型配子 |
B.该植株的基因型必为AaBB |
C.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
D.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应为二倍体 |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