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③ 什伍连坐法             ④ 焚烧诗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古代,一年分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在前半月的为节历,在后半月的为中气。古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白露”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 )

A.节历 B.中节 C.中气 D.末节

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均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等十二个时辰。“夜半”对应的是“子时”,以此类推,《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中“鸡鸣”对应的时辰是( )

A.寅时 B.丑时 C.卯时 D.申时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材料中康德旨在说明( )

A.思维方式的变革比政治革命艰难
B.政治革命需要动员大多数民众的参加
C.经济发展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前提
D.推翻专制的革命需要民众的思想解放

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 )

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D.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

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1905年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攻击革命派的“自由、民主、革命、自立之说”,是所谓“毒溺中国之药”。上述现象说明实业救国论( )

A.正确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C.对中国政治变革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