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后两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群鹤咏
(南齐)萧道成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注:①诗作于诗人镇守淮阴时,因其功勋卓著,名位日隆,颇受猜忌,为宋明帝所疑,被调进京城,担任黄门郎,便于监视。
②儛:通“舞”。翮(hé):本义为羽毛的根部,这里代称鸟翅。
这首诗在描写鹤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试分析此诗主要采用的抒情手法以及抒发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