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卖花声 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 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小长干、大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
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江写望
[宋]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 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②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①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②矰(zēnɡ):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