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 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直接的民主 |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
C.反对问政于民 |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权力制约 | B.公民意识 | C.平民政治 | D.法律至上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 |
B.官僚特权现象严重 |
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
D.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 |
下图涉及政治制度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