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从主要依照外源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差异,可以把东亚工业化的道路大体分为“择他抵抗型”、“主动学习型”和“从属—自立型”三种类型。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属于
A.择他抵抗型 | B.主动学习型 |
C.从属—自立型 | D.三种类型的综合 |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就有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
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
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进发。此人是()
A.郑成功 | B.葛尔丹 | C.吴三桂 | D.尚之信 |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