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
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考验。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
下图为某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表面积木植物叶片的总面积数量。该数值越大,表示叶片交错覆盖的程度越大)。判断a、b、c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三种物质量及为保持林木最大的生产量应采取的措施分别应是物质量:①干物质量②有机物的总量③呼吸量生产措施:④禁止砍伐林木⑤适量砍伐林木,使林木保持合适的密度
A.②①③、⑤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①③、⑤ |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C.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比例称基因频率 |
D.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形成 |
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原因分别是
A.基本稳定,种内斗争加剧 | B.明显增多,初始生物量大 |
C.明显减少,种内斗争加剧 | D.明显减少,种间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