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一个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抽提出来,将这些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量发现,这些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抽提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这个实验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 B.均匀稀疏排列 | C.双层排列 | D.均匀紧密排列 |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pH适宜)曲线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描述错误的是()
①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②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一定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③酶的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③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C.内质网的膜 |
D.蓝藻 (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