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聚氮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 B.高聚氮转化为N2是化学变化 |
C.高聚氮是N2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 D.做炸药或高能材料可能是高聚氮潜在的应用 |
实验室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若生成71g氯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
A.73g | B.![]() |
C.3×36.5g | D.![]() |
将10g 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5.6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
A.32% | B.44%![]() |
C.56%![]() |
D.88% |
将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与加热后消耗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前消耗的多 | B.加热后消耗的多 |
C.加热前后一样多 | 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B.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 |
D.醋酸溶液跟氢氧化钾![]() |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金属钠 | B.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
C.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 D.该物质中可能含钾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