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雅典公民帕帕迪目不识丁,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D.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
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雅典的下列哪个机构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
A.公民大会 | B.元老院 |
C.执政官 | D.五百人议事会 |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 B.男性公民的民主 |
C.范围只局限在城市 |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只要提到希腊,欧洲人就会有家园之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人是希腊人的后代 |
B.德国哲学和希腊文明存在直接关系 |
C.德国文化缺乏创造性 |
D.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这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A.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 B.负责审核政令 |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 D.与皇帝“共治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