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雅典公民帕帕迪目不识丁,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统治者的的大力倡导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提倡投资设厂
C.废除八股取士 D.撤并闲散衙门、冗员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指出:“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倭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光绪帝认可了这个说法。这说明光绪帝主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抵抗外国侵略
C.解决国民生计 D.发展资本主义

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包括
①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②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③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④注意继承本国的文化传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
C.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