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 | B.民族危机的加剧 |
C.统治者的的大力倡导 |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
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
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
④民国33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下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