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而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
| B.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 C.罗马法导致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
| D.罗马法维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
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这表明()
| A.中国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 |
| B.民主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 |
| C.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两国结盟 |
| D.中国仿效美国建立了民主体制 |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
|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
|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
|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
|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
|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