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谈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认识问题时,曾强调:“应该直率地对给国内外带来巨大损害这一事实进么反省”。下列哪些行为是日本在二战时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
①南京大屠杀 ②731细菌部队的细菌战 ③推行奴化教育 ④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
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 D.形式上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
《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 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
C.共和政体的确立 | D.保王势力的消失 |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
2009年春夏之交,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英国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围绕布朗做法是否合法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辩论。下列四条是老师对他们当中所持观点与理由的梳理,正确的()
A.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去留 |
B.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
C.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
D.不合法,既然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布朗首相就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