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选择,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全球“气候列车”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不少分歧,如何“和而不同”地应对气候变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哲学的运动概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该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与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回答11—12题。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能达成共识,是因为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②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9年,国务院一连出台了六个沿海区域发展规划。沿海地区是中国面向亚太地区的窗口,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区域。新一轮沿海地区区域规划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启示我们要

A.把握条件,敢于创造规律 B.树立信心,勇敢接受挑战
C.立足规划,不断开拓创新 D.统筹全局,选择最优目标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句话的事》中有句台词:“一句话可以成事,一句话可以坏事,一句话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A.要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只要阻止流言的传播,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C.社会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社会存在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漫画《——局长,我算错了。》告诉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不唯上
B.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D.认识正确与否由领导说了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