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 “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形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8分)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8分)
(3)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8分)
有人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应该是“政府安排就业、市场提供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相结合”。
某中学《国民阅读倾向及对策》课题组,对国民阅读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课题组问卷后发现: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然而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为此,课题组准备就“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1)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探究二:课题组在A、B、C三所中学实地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热爱阅读、但家境一般的学生喜欢选择到学校或校外图书馆免费借书,书市中昂贵的书价使他们望而却步。为此:课题组向相关学校建议应及时充实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阅读需求。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影响学生购书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某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听取该课题组的建议,并就阅读课时安排、图书馆开放、图书质量等作了布置与检查。此信息反馈到课题组后,同学们十分兴奋,觉得自己虽然是中学生,但也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市教育局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3)结合材料,谈谈中学生积极建言献策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二:《决定》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等。
材料三,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决定》指出,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
(1)简要说明“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意义。
(2)针对材料二的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应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江苏是文化大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我们应怎样发展农村先进思想文化?
材料一: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各国采用一切必要手段打击索马里海盗。中国主张,打击索马里海盗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的重要作用,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
材料二:在当前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的多轮多边磋商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把脉金融危机,表达合作意愿,积极寻找对策。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做法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00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三问”于民的依据。
(2)从价值观角度说明“三问”于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