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回答。
(1)①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将若干a和b等量混合后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再经过②和③,c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④相当于_____,经过步骤④形成的一群组织细胞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步骤⑤相当于再分化。步骤④⑤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激素。
(3)植物体细胞杂交与自然状况下的生殖细胞杂交相比,前者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
(2) 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M2(填“>”、“<”或“=”)。
②在35 ℃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1时,植物(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③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12分)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中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与其合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填标号),决定该细胞能够吸收何种离子及吸收速率的直接因素是。
(2)若图1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__减少所致;若图1是人皮肤生发层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2中时期所示的分裂现象。
(3)图2中的D细胞的名称是,其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4)写出以图1中的②为主要场所的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
完善以下实验环节:
(1)、蛋白质与试剂发生作用,产生反应,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发生反应形成特定的颜色。
(2)、某同学想探究高温加热是否破坏了肽键,用蛋清稀释液做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所需仪器: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等。
所需试剂: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
(3)、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1和2,
②、向两试管中各加入2ml蛋清稀释液,试管2处理,
③、冷却后,分别向两试管中先加入1 ml,摇匀,再加入4滴,摇匀。
④、观察两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4)、结果预测:如果两支试管产生相同的颜色反应,说明,
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作用。
(15分)下图A、B是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填文字)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才能观察到,图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中有[ ]、[ ] 、[ ]结构。
(2)、图是动物细胞,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分布于中,在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 ] 较多,其功能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为鸟类飞翔提供更多的,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是相适应的。
(3)、与A相比,B特有的细胞器是,该细胞器与细胞的有关。
(4)、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科学研究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识别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为,其主要成分是。
(2)、由①、⑤和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那么⑤是,图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有。
(3)、请推测原核细胞中(有、无)生物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