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短周期元素①~⑧的部分性质。
![]()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m |
0.66 |
1.36 |
1.23 |
1.10 |
0.99 |
1.54 |
0.70 |
1.18 |
最高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最低化合价 |
—2 |
|
|
—3 |
—1 |
|
—3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B.元素⑦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元素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 |
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D.上表8种元素中,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
如下图,四种装置中所盛有的溶液体积均为200ml,浓度均为0.6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2mol电子,此时溶液中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 B.④③①② | C.④③②① | D.①③②④ |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上先用NaCl和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铅笔作阴极:电极反应为:2H+ + 2e- = H2↑ |
B.铂片作阳极:电极反应为:2Cl-- 2e- = Cl2↑ |
C.铅笔与滤纸接触处有少量Cl2逸出 |
D.上述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2Cl-+2H2O![]() |
向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K+、SO42-、NO3-、Cl-,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并收集两极气体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A.35.5:108 | B.16:207 | C.108:35.5 | D. 8:1 |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反应为2Ag++Cu===2Ag+Cu2+的原电池中,铜作负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精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铜作阳极 |
D.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作阳极 |
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通过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 B.E表示反应实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
C.E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 D.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