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3年的沙俄和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所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中写道:“……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 世界霸主,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 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而这种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的潮流,吸引着世界各国争相效仿。”这个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美国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 殖 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A.18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美国
C.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